记者从11日举行的市人大“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发展”专题视察获悉,郊区新建三级医院还将开展新院院长绩效考核;门诊医生每人次接诊不低于10分钟,保证医患沟通时间。
目前,郊区医疗卫生资源发展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11月,全市47家三级医院中,郊区已有19家;9个郊区区县的40个大型居住区已完成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个。
三医院要转型康复医院
市卫生计生委表示,将鼓励位于人口导出区、服务人群萎缩、医疗资源利用不足、技术水平薄弱的二级乙等医院,整体或部分转型为康复医院和老年护理院。
去年,市卫生计生委已同发改委等6部门制定了专门政策,对转型医院予以支持。目前已有3家医院申请整体转型为康复医院,市卫生计生委已批准同意其分别筹建上海市第一、第二、第三康复医院。
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卫生计生委称,原则上,每个街道(乡镇)必须设置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人口超过10万的街道(乡镇),每新增5万-10万居住人口,由政府按标准增设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分中心,郊区每个中心村设置1家卫生室。原则上做到,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最近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另外,将重点建设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上海新虹桥国际医学中心,2015年可建设成规模。同时还将制定配套优惠政策,引进国际国内优质资源,建设一批高端营利性医疗机构。
郊区新院难招医务骨干
据视察透露,截至目前,去年10-12月先后开业试运行的4家郊区三级医院(市六东院、仁济南院、瑞金北院、华山北院)总体运行情况良好。但在试运行初期,新院仍面临较大的压力和诸多困难:首先是实行“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后,执行新医疗服务价格后增加收入对药品零加成后减少收入的弥补不足,新院仍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另外,新院服务量持续增长,但受医务骨干招聘困难、交通不便等内外部因素影响,部分医院自身业务拓展后劲不足,科室业务发展不均衡。
视察透露,下一步郊区新建三级医院将继续深化医院治理机制改革,开展新院院长绩效考核。将4家新院纳入市级医院院长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与院长聘任、医疗收支核定和财政投入挂钩。
同时还将引导新院的医疗服务与管理创新。如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探索门诊全面预约,预约患者优先就诊。进一步推进便民服务中心、开展门诊一站式付费、开设联合门诊、探索住院一站式服务等便民措施。
另外还将加强新院门诊出诊管理。充实门诊力量,高级职称医生每周普通门诊出诊次数不少于两个半天,门诊医生每天接诊人次不超过40人次,每人次接诊时间不低于10分钟,充分保证医患沟通时间。
此外将试行主诊医师团队负责制,主诊医生及其团队负责所接患者的门诊、住院、手术和复诊等诊疗全过程。同时,卫生部门将合理控制新院的医疗费用,减少重复检验检查,加强抗菌药物、高值耗材和贵重药品的使用管理。新院基本药物使用比例不低于40%、患者医疗费用低于母体医院水平的20%~30%。
市人大代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副院长强金伟建议,应出台鼓励人才向郊区医院倾斜的政策,仅靠强制并不是长远之道,今后人才仍会向市区医院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