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健康服务也要“高端大气上档次”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13-11-11 16:24

从生命体征测量服、智能手环、动态心脏监控,到与iOS系统连接的血压计、远程无线胎儿监护仪、新生儿健康监测腕带,还有可替代内窥镜的微型摄像机器人、可服食电子药丸等等,这些令人目眩神驰的新设备,可以说在用户端的角度代表了医疗卫生服务的未来。如今,可穿戴的、基于高速网络的智慧医疗和养老服务,正向我们走来。
事实上,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体验,不仅仅体现在用户端逐步扩大数字化医疗设备配备,探索发展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设备,与物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不断提升自动化、智能化健康信息服务水平,在我国日前出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推进健康服务信息化的涉及领域,还包括尽快实现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共享,积极发展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交流互动等健康服务,发展远程医疗等多项举措,要让整个健康服务业都“高大上”起来。
医疗信息化打通“信息孤岛”实现信息共享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给医疗信息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目前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三甲医院,分布更不平衡,要实现国务院意见中要求的医疗服务资源的有效配置,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健康管理等信息的共享,必须大力发展医疗信息化,尤其是以面向基层、偏远地区的远程医疗。北京市公共卫生信息中心主任张文中指出,医疗信息化当前面临的“弊病”,一方面是信息的互联互通,包括医院之间的互联互通,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之间的互联互通。另一方面是信息安全亟待加强。北大医院信息中心主任刘帆也认为,现在医院里面信息系统很多,大点儿的医院有上百个系统,但是各个系统之间会存在不互通的“信息孤岛”问题。而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又是独立的,各个系统产生的数据都存在各个系统内,并没有通过互联 互通的方式达到整合的目的。
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信息办副主任高燕婕指出,卫生信息化建设应该由信息化过渡到数字化,再由数字化发展到智能化,最终实现智慧医疗的愿景。首先,卫生信息化建设应该遵循规范、成熟的标准,例如《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以及《中国医学影像传输系统(C-PACS)标准》,以此来夯实建设基础。其次,应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物联网三大手段来推进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卫生信息化建设遵循着从顶层设计、从底层做起,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在持续发展过程中形成完善的信息系统这一发展轨迹,从而为卫生管理、医疗管理科学化和规范化,起到支撑、引领和保障作用。如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不久前发生的婴儿保温箱事故、精神病人出逃等事件就很有可能被避免。”
多位专家指出,信息集成平台是2013年医疗行业信息化的建设重点。确实,目前医院信息整合与有效利用的需求越来越普遍,医疗机构间的协同和信息交换、医院内部科室间的信息交换、医院和病人的信息交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信息集成平台整合来自不同厂商的HIS、LIS、RIS、CIS、ERP等的 数据,实现信息共享、流程协同,并同步推进临床信息化建设,通过电子病历浏览器和医生门户实现全流程患者信息实时同步共享。因此,电子病历将成为今年医疗信息化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公立医院改革的试点工作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使其与在社区建立的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的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实现有效对接。2013年电子病历在大型医院将更加深入应用,在中小医院开始启动建设。
移动医疗应用广度和深度将加强
硬件创新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相结合,正在催生更广阔的移动医疗市场。GSM协会于2012年2月发布的报告预测,移动医疗市场到2017年的营收将达230亿美元。GSM协会认为,为了促成这一机遇,政府、监管部门和医疗保健服务商,需要与移动运营商、设备厂商、内容和应用供应商广泛合作,为新的移动医疗服务的推出和采用提供支持。另据BrookingsInstitution(布鲁金斯学会)报告,未来25年,移动医疗可以为美国节省1970亿 美元医疗支出,这些被节约的资金将大部分来自于慢性疾病治疗技术的提高,以及医疗创新对疾病治愈与康复效果的提高。
信息通信技术与医疗信息化的融合,有效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服务水平的提高。移动医疗是结合信息通信技术而生的新兴战略性产业,它适应了医疗服务 需求的发展趋势,推动了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的创新与发展。移动医疗被称为“王冠上的明珠”,是卫生部门的重点关注项目。目前,移动医疗领域的关键应用主要集中在教育与通知、远程数据采集、远程监控、针对医疗工作者的交流与培训、疾病与流行病传播跟踪及诊断与治疗支持上。软硬件相结合的健康医疗技术和创新产品主要集中在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远程诊疗、手术机器人、辅助康复装置、健康管理应用平台等。这些新的技术和服务将从监测、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各环节改变医疗行业的现有结构。
当前移动医疗正在受到医疗企业的大力关注,IDC在其发布的“中国医疗卫生十大IT趋势”中指出,移动医疗将成为2013年医疗机构重点建设的IT系统之一。据了解,目前,移动应用主要应用在护士和医生查房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医院将开始部署移动应用,已经部署试点项目的医院将会改善移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扩大业务的试点。
老年健康服务更应充分应用新信息技术
杭州正在给老年人做一件实事——今年年底前,建好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云呼叫中心,当老人有紧急救助或需要人上门打扫卫生、买米买油,都可以直接联系云呼叫中心。符合条件的老人通过申请将免费获得一个呼叫终端。呼叫终端分两类,一类是移动式的,比如老人手机,可以随身带着;另一类是有线固定装在家里 的呼叫机,老人有需要按相应的键就行,操作很方便。比如现在有些老人在用的呼叫机,紧急事件按红键,需要买米送餐等非紧急的事件按绿键。
作为健康服务业中越来越受重视的一大领域,老年健康服务业的智慧化也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姚建铨近日指出,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正朝着生物医学、信息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学科交叉与技术融合方向发展,但老年健康信息服务中的重大问题尚未形成整体的科学研究体系和技术解决方案,需要广大科研人员和产业技术人员形成合力,共同为老年人提供更为完善的健康信息服务。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很多国家目前面临的共同问题。据了解,我国老年人口已超过1.2亿,且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是同期人口增速的5倍多。到 2015年,我国老年人口预计达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同时,老龄化与老年疾病相伴而生,2010年我国老年疾病数量高达7801万例,老年健康服务需求强烈。然而,在生物医学领域的信息化方面,我国目前研究和实践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电子病历、各类诊疗仪器以及对疾病数据的统计分析等方面,对于老年健康全方位服务的实现,还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老年健康信息服务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距明显,并与国外有着较为明显的差距。当前我国老年健康服务内容过于单一,老年人普遍存在对科技新产品的认知和使用能力较弱的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老年人健康提供更好的信息化服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代信息技术,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据记者了解,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物联网等技术的出现,远程健康因方便性和实用性也走进了寻常百姓老年人的生活中。云健康管理平台就是这样一种科技,辛劳的工作者们可以将日常数据监测将血压、血氧、血糖和心电等生命指数上传到云健康服务器,接受云健康专家医师组的健康干预,当身体出现不适时,及时就诊,把功夫用在平时,改善生活方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健康服务越来越高端大气上档次,信息化和智能化科学服务于健康管理,你的健康意识苏醒了吗?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健康科技化、智能化、科技化,健康必将成为中国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中国人的智慧和深邃在健康康中必将被世界认可。

上一篇:健康服务面面谈:事前干预优于病后救治
下一篇:国人健康不如5年前
关于康康在线 |  微博关注 |  帮助中心 |  网站地图 |  体检报告发布 |  手机查询体检报告 |  招贤纳士

粤公网安备 44030302000846号